小组研究项目说明
1. 小组成员
1.1 设计目标
- 每个小组 ~ 4 名同学
- 主要考虑小组成员构成的多样性(如男女搭配、专业搭配)
1.2 分组流程
本学期最终选课名单上共有 44 位同学,其中:
- 财务学系 & 女生:17 位
- 财务学系 & 男生:16 位
- 非财务学系 & 女生:8 位
- 非财务学系 & 男生:3位
本次小组分组采用半随机分组,具体步骤如下:
- 由同学们自行组成 2 人“小小组”并于 11月2日24:00前 通过 {{坚果云}} 提交绑定信息给老师(当然也可选择不绑定,为“自由人”)
- 由老师在 步骤1 的基础上考虑小组成员构成的多样性采用“手工随机搭配”方式组合预绑定的“小小组”和“自由人”
1.3 分组结果
基于上述步骤最终得到 9 个小组(其中 8 个小组由 5 位同学组成,1 个小组由 4 位同学组成),结果如 图 1 所示:
2. 任务说明
2.1 备选研究项目
各小组通过小组讨论在如下备选研究项目中进行选择并形成初步研究思路与计划(具体选题不受限制,但希望各小组不要一窝蜂选择其中一个或某几个选题):
- 投资组合(天真)分散化
- 周日效应(Day of the week effect)
- 股价过度反应
- cntrade.ado -> R包 & App
- 金融工程 App
- 指数基金定投策略 App
- 基于技术指标的量化投资策略
- 基本面量化投资策略
- 自选题目:经验实证研究(核心期刊、课程论文等)
- 自选题目:网络数据抓取与分析等(狗熊会、Stata中文社区等公号)
2.2 小组最终选题
根据各小组于 11月16日 反馈的信息,最终小组选题(及小组相关信息)如 表 1 所示:
分组 | 小组名 | 选题 | 组长 | 组员1 | 组员2 | 组员3 | 组员4 |
---|---|---|---|---|---|---|---|
1 | 专业团队TAR组 | 技术量化 | - | 焦*欣 | 徐*祺 | 张*瑶 | 赵*钧 |
2 | 不太会组 | 网络抓取 | 陈*倩 | 曹* | 唐*婷 | 张*宇 | 邹*皓 |
3 | 深夜不睡组 | 基本面量化 | 于* | 白*婷 | 梅*开 | 王*鑫 | 王*萌 |
4 | 地球没我们就再撑一会儿吧队 | 金工 App | 田*迪 | 林* | 刘*荣 | 路*飞 | 王*彤 |
5 | 紫薇组 | 基金定投 | 李*浪 | 林*杰 | 杨*雨 | 张*琳 | 张* |
6 | 数据挖机组 | 网络抓取 | 高*驰 | 李*平 | 李*怡 | 于*珊 | 詹*铭 |
7 | Ode to R | 组合分散化 | 胡* | 龚*深 | 刘*尧 | 陆*橙 | 邵*蓉 |
8 | weekday小组 | 周日效应 | 李*丹 | 陈*杰 | 李*玉 | 谢*杰 | 严*荆雅 |
9 | 冰块量了又化组 | 基本面量化 | 陈* | 洪*蔓 | 胡*琪 | 李*杰 | 应*恬 |
3. 时间安排
🕐 老师说明小组研究项目的构想、选题、要求和时间安排等方面的信息,并采用 “手工随机搭配” 方式完成小组成员分配 [注:已完成]
🕑 各组长于 11月16日晚24:00前 提交以下信息至 {{坚果云}} [注:已完成]
小组名、组长姓名
小组选题与初步思路
小组成员照(标注姓名)电子版一份
🕒 小组制定研究计划,分工协作,积极展开项目研究
🕓 各小组于 12月2日 上台简要报告研究进展 [注:已完成]
🕔 各小组于 12月16日前 完成项目研究,提交研究成果(如研究报告、展示文档、App等)
🕕 老师选择部分小组(初定 5 个小组)于 12月30日 上台展示 / 分享小组研究项目
🕕 目前暂定全部小组均需于 12月23日 上台展示 / 分享小组研究项目
4. 作业提交与展示
4.1 中期进展汇报
4.1.1 展示内容
核心任务
分工协作
目前进展与下阶段安排
问题与困难
4.1.2 形式
上台展示
每个小组 1 人上台
4.1.3 时间
12月02日随堂进行
每组 5 分钟左右,控制好时间
4.2 最终研究成果提交说明
截止时间:12月16日24:00
提交至邮箱:zzyy@xmu.edu.cn
提交内容:将下列内容放在同一个项目文件夹下,压缩为“小组研究项目_[
替换为小组名].zip”, 作为邮件附件提交至指定邮箱App (Dashboard) 和 / 或 研究报告(独立文件夹,内含运行无误的数据和代码)
幻灯片展示报告(独立文件夹,内含运行无误的数据和代码)
4.3 展示与分享
4.3.1 时间
由于学校通知本学期期末考试周提前,小组研究项目上台展示时间也相应提前至 2022年12月23日。
由于疫情原因,课程转为线上教学。小组“上台展示”也相应改为通过腾讯会议以线上方式进行,请各小组展示的同学通过组内提前排练了解腾讯会议的操作并控制好时间。[@2022-12-16 补充]
4.3.2 安排
随堂进行
全部 9 个小组均需上台展示,每个小组 1~2 位同学上台
每组展示时间 < 10分钟,上台的同学需要通过提前排练控制好时间
展示
文档:
qmd - Reveal JS
格式 或xaringan
格式篇幅:20个幻灯片左右(不一定要和12月16日打包提交给我的那份完全一致)
内容 1. 小组如何分工协作完成任务
内容 2. 成果 / 结果展示
内容 3. 问题与经验分享
【待补充完善,同学们若有什么问题请及时向我反馈】
5. 作业评分
为了让每位同学最终得到的小组研究项目成绩能更好体现小组研究项目的完成质量及其对小组研究项目的态度、投入与贡献,同时尽可能避免小组作业中可能出现的“搭便车”现象,在小组作业成绩评定方面引入小组成员互评机制。
在完成小组研究项目之后,老师会发放问卷,要求同学们对自身及小组其他成员在小组研究项目中的表现进行评分。最终老师会在小组项目得分的基础上根据小组作业完成情况和成员互评结果进行增/减分处理,从而得到该同学小组作业的最终得分。示例说明如下:
假设某个小组由 A、B、C、D、E 五位成员组成,小组项目得分为88分(即基准分),小组成员互评情况(+
表示一次正面评价,-
表示一次负面评价)、加 / 减分及最终得分如 表 2 所示:
基准分 | 加/减分 | 最终得分 | ||||||
A | + |
+ |
- |
88 | +0 |
88 | ||
B | + |
+ |
+ |
+ |
+ |
88 | +12 |
100 |
C | + |
- |
88 | +0 |
88 | |||
D | - |
- |
- |
- |
- |
88 | -20 |
68 |
E | + |
+ |
88 | +4 |
92 |
注1:在确定 表 2 中的加/减分项时,老师保留根据(全班)小组作业完成情况和成员互评结果确定每个小组中每一位同学的每一个 +
/ -
的具体加 / 减分值的权力。